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最新 >
市场发展 | 尽管存在年度波动且短期因素的影响将逐步淡化,保险损失预计将延续增长趋势|世界微资讯
来源: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保障分会      时间:2023-05-18 02:56:34

2022年与自然灾害相关的损失依然保持高位。经历了2012-2016年损失较温和的阶段后,2017年起保险损失再次显著上升,年均超过1100亿美元,是2012-2016年平均520亿美元的两倍多,且过去六年已重返5-7%的历史长期增长率。预计尽管存在年度波动且短期因素(比如高通胀率)的影响将逐步淡化,保险损失预计将延续增长趋势。

总体而言,过去两年巨灾保险损失上升并非由于自然灾害物理事件本身的异常表现,更大程度上是由于自然灾害高发地区的可保资产价值和风险敞口不断累积、通胀上升和风险经验不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全球经风险调整后的无损失组合的财产巨灾再保险费率上涨了20-50%,而有损失组合的再保险费率上涨幅度可达100%。


【资料图】

近年来疲弱的财产再/保险承保业绩,以及市场普遍认为风险评估低估了实际风险损失情况,导致财产再/保险市场参与者降低了风险偏好,从而收缩了行业的巨灾风险敞口。

全文如下

2022年与自然灾害相关的损失依然保持高位。受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巨灾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预计高达2750亿美元,其中保险损失将达到1250亿美元,连续两年超过1000亿美元,远高于此前5年(1100亿美元)和10年的平均水平(810亿美元),是自1970年第四高的水平。再保险行业承担了45%的经济损失,由此表明巨灾保障缺口仍然很大,但比过去10年平均61%的保障缺口比例有所缩小。去年受主要自然灾害事件影响地区的保险深度相对较高,充分体现出提高家庭、企业和机构韧性的行业价值。

从灾害类型来看:

1.飓风“伊恩”是2022年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初步估计保险损失达500亿至650亿美元。这是sigma数据库记录中继2005年飓风“卡特里娜”后导致第二高保险损失的热带气旋天气事件。

2.全球强对流风暴造成的保险损失超过了330亿美元,主要是发生在美国的雷暴及伴随而来的冰雹和龙卷风,也高于前期的平均水平,再次证实了次生灾害的破坏性。除了美国外,法国也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系列冰雹灾害,保险损失达50亿美元。

全球洪灾造成的损失略高于平均水平,2月至3月暴雨导致澳大利亚发生大面积洪灾,造成了43亿美元的保险损失,是该国有史以来保险损失最大的巨灾事件。4月份的南非德班的洪水,估计造成15亿美元的保险损失。

3.最近几年,冬季风暴造成的损失相对较低,但2022年2月,欧洲西北部受到一系列冬季风暴侵袭,导致了41亿美元的保险损失,约为此前10年平均水平的两倍,使这一关键风险再次受到保险业关注。

4.去年天气变化和异常的大气环流条件在世界各地造成了严重的干旱和高温。高温和干旱影响了很多地区的作物产量,加剧全球食品通胀压力,进一步推高了农业保险损失。

过去六年间,自然灾害造成的保险损失持续上升,我们预计未来这种趋势还将延续。1992年以来,自然灾害保险损失年均增长率为5-7%。经历了2012-2016年损失较温和的阶段后,2017年起保险损失再次显著上升,年均超过1100亿美元,是2012-2016年平均520亿美元的两倍多,且过去六年已重返5-7%的历史长期增长率。我们预计,尽管存在年度波动且短期因素(比如高通胀率)的影响将逐步淡化,保险损失预计将延续增长趋势。

总体而言,过去两年巨灾保险损失上升并非由于自然灾害物理事件本身的异常表现,更大程度上是由于自然灾害高发地区的可保资产价值和风险敞口不断累积、通胀上升和风险经验不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图4展示了整个保险价值链上的主要风险驱动因素。

近年来人口快速增长、建筑区域迅速扩大、有形资产价值不断累积,导致重大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失显著上升。

飓风“伊恩”在人口密集的佛罗里达西部登陆就造成了估计500-650亿美元的保险损失。飓风伊恩登陆佛罗里达西部时为四级风暴,袭击的地区近年来人口迅速增长、建筑区迅速扩大、有形资产价值迅速累积。自1970年以来,该风暴登陆地区人口增长了620%,大幅高于佛罗里达州(+217%)和全美(+65%)的人口增长率。防洪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也是导致巨额损失的因素之一。飓风“伊恩”登陆地点的周边地区同样遭受了大规模风暴潮的袭击,针对高水位潮水的防范措施不足导致风暴潮造成了更大的损失。此外,该州较为宽松的诉讼环境,尤其是保险金转让规则引发的社会性通胀,也是导致财产险理赔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坝蓄水量和土壤渗水能力饱和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风险。大城市土壤封闭面积的增加是洪水损失上升的主要因素。

例如,过去20年,澳大利亚洪水导致年均损失预计上升约7%。城市化、人口增长、防洪基础设施不完善和土壤封闭面积的增加导致洪水相关保险损失呈上升趋势。

过去两年因全球供应链中断及持续的疫情管控措施导致的高通胀也造成了建筑重建成本上涨,使灾后重建费用高于预期水平。

2022年发达市场的平均通胀率为7%,新兴经济体达9%。价格上涨导致建筑物、车辆和其他可保资产的名义价值上升,进而推高了巨灾引起的保险理赔金额。该影响在建筑业尤其明显,2022年美国的建筑成本预计比2020年初上升了40%。

风险敞口相关数据不足可能导致保险公司低估风险并导致超出预期的损失。当今世界商业和工业运营都实现了全球化,不同领域之间的关联日益错综复杂。为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再/保险公司需要充分了解企业在生产场所和内部流程方面的资产敞口及其国际联系。缺乏了解可能导致低估风险。

再保险费率自2018年以来呈上升趋势,且势头在2023年1月的续转中有所强化。全球经风险调整后的无损失组合的财产巨灾再保险费率上涨了20-50%,而有损失组合的再保险费率上涨幅度可达100%。当前价格的上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理赔趋势的不确定性、通胀和利率上升对行业资本供给和保障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过去两年,通胀上升至40年以来的高位水平,成为最近再保险续转价格上涨的催化剂。通胀将推升可保资产的价值,进而使理赔金额进一步增加。

近年来,财产巨灾险保障供需缺口不断扩大。2017年以来,自然灾害活动更加频繁,建筑物和其他固定资产可保价值的上升推动了巨灾保障需求。但近年来疲弱的财产再/保险承保业绩,以及市场普遍认为风险评估低估了实际风险损失情况,导致财产再/保险市场参与者降低了风险偏好,从而收缩了行业的巨灾风险敞口。同时,近年来损失严重性上升以及新的风险驱动因素也对近期续转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外,近期利率上升和金融资产价值下降也抑制了资本供给。2022年年底,巨灾损失导致再保险资本同比下降约20-25%。在调整利率对固定收益证券市值损失的影响后,我们估计资本下降约5%。但是,风险敞口(按GDP衡量)继续快速上升,因而导致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前瞻来看,在地缘政治、经济和环境不确定性(包括与俄乌冲突相关业务、系统性网络安全风险的威胁以及新冠疫情再次爆发)依然普遍存在的情况下,预期巨灾损失依然高昂,承保能力仍然受限。

文章来源:瑞再企商保险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